疫情下孩子们需要“解毒”

      不知不觉中,新冠疫情已经“伴随”人们近2年的时间了。这近2年的时间里导致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各地的学校不断关闭,网络授课异常兴起。网课为我们带来安全与便利的同时却反向证明了对学生真正有影响的学习环境,应该建立在一个真实立体的世界中,有老师同学、有互动活动。


     疫情不容小觑我们需要防疫,但过度的防疫措施其实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低龄阶段。

1、婴幼儿IQ暴跌:美国布朗大学初步研究报告指出,在冠状病毒出现前出生的3个月至3岁婴幼儿IQ是98.5~107.3。而在冠状病毒期间出生的孩子IQ竟比之低了27至37,急速下跌约3成,伴随着语言、动作及整体认知能力皆明显下降。研究归因于防止冠状病毒传播封锁措施,令孩子在生活环境中缺乏外在刺激。

2、学生视力严重下降:在遍布电子屏幕的时代,很多地区竟然给3~6岁的幼儿园孩子全天上网课。中大医学院近期报告指出疫情期间,学生近视爆发式增长了2.5倍,长期使用电子屏幕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3、身心均受到影响:两年以来限聚令与居家令下,孩子们户外活动大大不足,缺少了舒筋活络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家中久坐和长时间维持某种姿势,从而引起肥胖、动作和感觉发展受阻、抵抗力变差等问题。同时,人们的情绪无处宣泄,情绪狂燥或沉闷,心理问题也会增多。

4、免疫力反而降低:孩子们已经近两年生活在“无菌”空间及消毒剂的环境中,没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中的“污垢”以提高抵抗力。以往部分家长对大自然中的“污垢”就已经很焦虑了,现在更为恐慌。2019年初以前还有报道会提及“科学家指出孩子接触病毒和细菌至关重要”的内容,但近两年鲜有提及。专家早已明确指出,阳光是天然的消毒剂,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暴露于户外的“污垢”和微生物中能为孩子激活更强大的免疫系统。5、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受影响:孩子们特别是幼儿需要全面吸收语言刺激,包括口部动作的刺激,而口罩的佩戴让幼儿缺少了沟通、词汇学习的机会,表达能力的发展随之受阻。因此很多存在发音障碍的孩子看不到发音方式,近两年来口语发展大受影响。

6、感觉、情绪和社交发展受影响:丰富的面部表情是沟通中的重要一环,而佩戴口罩后只剩下眼睛,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婴幼儿,就更加看不懂“脸色”了,神经系统感知方面发展得不好。表达感觉和情绪方面也少了面部表情,更加错过了学习表达自己的黄金期,社交发展也受到影响。

7. 形成洁癖等不良心理:过渡防疫,令一些孩子即使在户外进行中强度体能活动(步行已是中强度)甚至水上乐园玩耍时,都始终佩戴口罩。这会令孩子更加恐惧疾病和死亡,造成心理负担,失去探索的行动力。

8. 学会语言暴力:孩子开始学会轻易指责他人,如沒有戴好口罩,或没有做好其他防疫措施等。及时发现并帮助别人本是值得肯定的事情,但孩子们会模仿成人的行为,特别是网络上的语言暴力,并认为自己也有这种所谓的“权力”,形成了语言攻击的习惯


     综上所述,抗疫我们义不容辞,但孩子们的发健康成长也不容小觑。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每一个孩子都应身心健康地享受在蓝天之下。

 

资料参考:邱振明